资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作者:翼哥

近日,我国四大地方航空之一的山东航空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

运力投入386.4亿座公里,同比增长4.12%。

旅客运输量2037.2万人次,同比增长3.35%。

客座率83.4%,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2.16%。

净亏损9.36亿元,同比减亏2900万元。

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亏损金额都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要知道,今年的油价降了不少。

也就是说,时下的山航已陷入:

收入滞涨

亏损难减

的窘境当中。

实际上,2025年上半年山航的毛利率-2.32%,同比还下降了0.36个百分点。

在资产负债端,山航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截至2025年6月底,山东航空:

总资产286.73亿

总负债394.82亿

净资产-108.09亿

资产负债率137.7%,在持续攀升。

可以说,山航极度艰难。

此外,山航面临的挑战还比其他公司要大。

一是高铁冲击日益加剧。

山航所处的山东省高铁网络高度发达,其受到高铁的四面夹击、碾压式冲击,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这也是其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济南至北京、上海等干线航线被高铁分流超60%,中短途航线收益能力持续萎缩。

尽管机队规模增至138架(国内第八),但航线网络与高铁重叠度高,收益水平难以提升。

二是内卷式竞争的冲击。

山航全是窄体机,航线不是国内线,就是到亚洲的中短程国际航线。

国际航线都是到韩国、日本、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航线。

这两年,在内卷式竞争的席卷之下,国内航线、东南亚航线票价水平是一降再降。

开拓远程洲际航线避开高铁冲击,山航没有宽体机。

三是资不抵债的压力。

受连续亏损影响,山航已是严重的资不抵债。

在这种情况下,给山航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实际上假如没有国航资金驰援,山航的财务压力将远不止于此。

截至6月底,国航提供给山航的内部委贷资金高达75.5亿元。

山航急需要国航注资改变山航资不抵债的局面。

但山航有许多小股民,如何增资也是难题。

有意思的是,作为川航的股东,山航已经对川航增资12亿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增资2.4亿元。

此外,兄弟深圳航空将得到国航方面的注资,但山航的增资还遥遥无期。

那么,到底如何解决山航所面临的困境?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