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观点,作者:翼哥
近日,山航第五架也是订购的最后一架737-800波音改装货机(BCF)顺利交付。
这也是波音在中国市场的第50架737-800BCF飞机。
当年,山航是全客运航空公司,如今走客货并举的道路,也是要有魄力的。
3年的功夫,5架波音货机全部到位,这对山航来说,可谓是大手笔!
要知道,5架B737的原值要超过30亿元!
今天翼哥想和大家聊聊山东航空发展全货机的看法。
一、山航开拓全货机领域的缘由
在疫情期间,由于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航空货运市场是一机难求、一舱难求,航空货运迎来暴利时刻。
在当时的形势下,为满足市场需求及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2020年4月以来,山航实现了青岛至首尔等11条国际“客改货”航线的运行。
后来,山航表示: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化航空货运能力,政策东风,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谨慎论证、大胆决策,加快步伐实施客货并举战略。
2022年开始陆续通过自有飞机改装投入货机运力,逐步建立737-800BCF全货机机队。
2022年8月31日,山航首架B737-800货机交付。
第一架货机投入运营后,山航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实现第二、三架货机的投运,并在“十四五”末形成至少5架的货机机队,充分发挥“客货联动”协同优势,为服务建设山东交通强省和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立航空运能基础。
直到目前,山航完成了5架全货机的投运目标。
山航第五架737-800BCF的正式交付,无疑是山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2022年8月接收首架737-800BCF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山航就完成了五架货机的全部接收,实现了这一机型在山航的规模化运营。
从战术层面来看,山航的执行力无疑是非常高效有力的。
但从战略角度来看,山航引进B737全货机是真的对吗?
二、山航全货机战略:或许是一次战略误判
但翼哥对山航所谓客货并举的战略定位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短期内,窄体货机并不能带来太多效益。
我们知道这因为疫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较大问题,加上民航五个一政策和熔断机制,国际客运航班大幅减少,原先主要靠客机腹舱运货的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
全货机成了国际航空货运的主要方式,运力紧张,需求大增,运价暴涨。
因此,搞全货机运输的大赚特赚。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这是宽体货机暴利时代,国际航线特别是远程航线赚钱的时代。
窄体货机盈利就少得多。
国内航空货运根本就不赚钱。
山航引进窄体货机,短期内能赚到多少钱,翼哥并不看好。
二是长期内,货机业务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从长期来看,客运航空公司走客货并举道路很难成功。
过去搞货运业务的奥凯、东海、长龙航空都纷纷退出全货机而搞客机运输,说明货运业务很难赚钱。
就是国航旗下的国货航、东航旗下的中货航以前也只是微利。
未来有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的如京东货航、顺丰货航发展空间更大,而航空公司单独搞几架货机飞一飞,基本是在产业链的最底端,而且客机腹舱这个庞大的供应在那,基本都是白菜价,山东航空全货机业务发展起来很难。
目前国货航、东航物流、南航物流引进都是B777宽体货机,飞洲际航线。
跨境物流对国际远程货运的需求很大,但是窄体货机很难赚钱。
我们看山航的实际业绩情况。
2024年,山航:
营业收入195.86亿元,同比增长7.06%。
净亏损22.64亿元,同比增亏25亿元。
经营由盈转亏,自山航引进B737全货机以来,业绩并未因此有所改变。
因此,翼哥认为此次山东航空走客货并举的道路或许又是一次战略误判。
当然,也不排除山东航空,在全货机运输中闯出一条独特的山航之路来。
祝福山东航空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