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作者:翼哥

这两年,随着民航业的恢复增长,整个行业的经营情况呈现向好态势。

不过,行业内各家业绩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今天要聊的就是厦航旗下的河北航空。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

我们知道,厦航是一家优秀的航空公司。

已创下了连续37年盈利的惊人纪录!

作为厦航的全资子公司,河北航空的经营业绩又怎么样呢?

目前,河北航空拥有27架波音B737-800飞机,已有两年没进飞机了。

2022年,在疫情的冲击下,河北航空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亏损金额。

营收18.52亿元

净亏13.79亿元

2023年,河北航空实现了业绩大逆转。

营收36.9亿元

净利5019万元

进入2024年,河北航空业绩持续提升。

营收40.17亿元

净利2.81亿元

不经意之间,河北航空不仅已超过了疫情前的业绩,而且还创下了自身利润的新纪录。

这与行业内大部分航司还处于亏损的窘境之中,形成鲜明的对照。

进入2025年,民航业“内卷式”竞争加剧,票价水平持续下滑,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在下滑,绝大多数航空公司业绩都变差。

但令人惊讶的是,河北航空业绩保持上升态势。

2025年一季度,河北航空:

营业收入10.54亿元,同比下降4.5%。

净利润9112.10万元,同比增长7.1%。

收入略有下滑,但河北航空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截至2025年3月末,河北航空:

总资产为49.53亿元

总负债为43.15亿元

所有者权益6.38亿元

资产负债率87.1%

资产负债率也不低,但还是实现了较好的利润,净利率高达8.6%。

回望河北航空的过往,曾经历过坎坷起伏,如今不仅实现盈利,而且创下新纪录。

看来厦航真是有一双神奇之手啊。

原来,河北航空也不是厦航亲儿子。

河北航空原名叫东北航空。

2007年11月,还在沈阳的东北航空首航。

当时是川航参与组建。

2008年,中国民航严重亏损,东北航空很快就陷入困境。

后来,川航伸出援手。

2010年,川航集团4亿元收购了东北航空97%的股权,沈阳中瑞投资持有另外3%的股权。

2010年,川航与河北冀中能源集团合作,重组东北航空。

东北航空搬到了河北,并更名为河北航空。

很快,川航和冀中能源都玩不动了。

河北方面找来了厦航。

此后,河北航空与厦航开展战略合作。

河北航投在2011-2012年对厦航进行增资,以15%的股权成为厦航的第三大股东。

此时厦航正在高速发展,机队规模迅速扩大。

河北航空给了厦航一个实现北上的机会。

作为增资的回报,2014年10月,厦门航空出资7.49亿元收购河北航投和川航集团所持有的河北航空99.23%的股权。

2015年厦航对河北航空两次增资,金额分别为3亿、2.5亿。

2016年厦航对河北航空增资2.5亿元。

河北航空资本金由18亿元增至26亿元。

厦航接手后的5年的时间里,河北航空由6架飞机扩张至28架,收入由9360万元增至32亿元,业绩当初年年亏损,自2015年起连续5年实现盈利。

河北航空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一场疫情,让河北航空创始股东沈阳中瑞失去了耐心。

2019年10月30日,厦航收购沈阳中瑞持有的0.53%股权,河北航空也成了厦航的全资子公司。

疫情期间,河北航空遭遇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仅2022年就亏损了14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一路攀升。

没想到,进入2023年之后,就很快扭亏为盈,实现大逆转。

如此看来,厦航还是有一套的。

实际上,河北航空这两年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把原本的6架E190飞机全部处置完毕。

实现了B737飞机单一机型运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升了河北航空的运营效率。

对于河北航空的如此巨大转变,厦航认为:

一是在航线网络方面开通了首个进京航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是在“保变精飞”的经营思路下,收入品质大幅提高,走势向好;

三是在航线优化经营、全面预算管理和手册规章制度的举措下进行了成本控制。

如今,河北航空成了厦航北上的重要战略版图之一,也成了厦航重要利润来源,未来有望越飞越好!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