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2025年清明假期(4月4日至4月6日)三天,全国机场:
客运起降架次7.9万架次,同比增长4.9%,较19年增长4.1%;
旅客吞吐量11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0.9%,较19年长8.1%;
平均执行率76.4%,平均客座率82.5%。
以下对前50强机场做个排名。
第一档:50万人次以上
1. 浦东机场 66.8万人次(+16.6%)
2. 广州机场 60.5万人次(+28.7%)
3. 首都机场 51.1万人次(+13.1%)
头部三大枢纽机场旅客量均超50万人次,在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合计占全国总吞吐量的16.1%。
广州机场以28.7%的同比增速在各机场中领跑。
浦东机场凭借国际航线的逐步复苏,稳固地占据榜首位置。
首都机场作为北方的核心枢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第二档:10 - 50万人次
4.深圳机场 48.9万人次(+17.6%)
5.天府机场 40.7万人次(+5.3%)
6.大兴机场 38.7万人次(+17.9%)
7.重庆机场 37.5万人次(+8.8%)
8.杭州机场 37.4万人次(+9.9%)
9.虹桥机场 36.6万人次(+17.6%)
10.昆明机场 36.3万人次(+3.3%)
11.西安机场 35.5万人次(+8.4%)
12.武汉机场 23.7万人次(+5.8%)
13.双流机场 23.3万人次(+9.9%)
14.长沙机场 22.4万人次(+0.4%)
15.南京机场 22.3万人次(+4.5%)
16.厦门机场 21.6万人次(+8.8%)
17.郑州机场 21万人次(+3.0%)
18.海口机场 19.3万人次(-5.0%)
19.乌鲁木齐机场 18.8万人次(+7.0%)
20.青岛机场 18.3万人次(+1.2%)
21.沈阳机场 18.2万人次(+9.2%)
22.三亚机场 17.2万人次(+7.7%)
23. 贵阳机场 17万人次(+8.1%)
24. 哈尔滨机场 16万人次(+3.1%)
25. 天津机场 14.5万人次(+1.2%)
26. 大连机场 14.3万人次(+6.3%)
27. 济南机场 13.9万人次(+7.0%)
28. 兰州机场 12.6万人次(+17.3%)
29. 长春机场 12.1万人次(+0.9%)
30. 福州机场 11.5万人次(+9.0%)
31. 宁波机场 11.4万人次(+18.9%)
32. 珠海机场 10.5万人次(+14.2%)
33. 太原机场 10.4万人次(+3.0%)
34. 南宁机场 10.2万人次(+0.7%)
本档共31个机场,多为区域枢纽或省会城市机场,在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中占比达71.3%,对区域航空运输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高增长亮点:宁波(+18.9%)、兰州(+17.3%)、珠海(+14.2%)等机场增速显着,可能得益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旅游市场升温以及航线资源加密等因素。
区域差异:海口(-5.0%)因处于旅游淡季,旅客吞吐量出现下滑;而乌鲁木齐(+7.0%)、三亚(+7.7%)分别受益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海岛旅游热度,旅客吞吐量保持增长。
新枢纽崛起:大兴机场以17.9%的增速逼近40万人次,逐步分担首都机场的运输压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三档:10万人次以下
35.温州9.4万人次9.4%
36.南昌9.2万人次19.3%
37.石家庄8.9 万人次10.5%
38.合肥8.9万人次11.5%
39.呼和浩特8.3万人次-2.2%
40.无锡8.3万人次12.8%
41.揭阳7.3万人次22.4%
42.银川7.1万人次29.4%
43.丽江6.6万人次1.7%
44.泉州6.2万人次-1.8%
45.版纳5.9万人次-8.4%
46.桂林5.7万人次27.9%
47.烟台5.6万人次3.8%
48.拉萨4.4万人次7.0%
49.西宁4.2万人次8.5%
50.喀什3.6万人次26.3%
增长出现明显分化,其中银川、桂林、揭阳、南昌等地机场增速较快。
呼和浩特、西双版纳机场则出现了下滑。
整体来看,头部枢纽机场凭借强大的航线网络、优质的服务和较高的知名度,虹吸效应显着,吸引大量旅客。
中西部新兴枢纽机场和旅游型中小机场成为增长新引擎,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旅客吞吐量增长迅速。
部分传统区域枢纽竞争激烈,未来将面临着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