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最近,国际航空数据提供商OAG公布了2025年7月我国十大航空公司。

OAG是根据各航空公司每月编排的航班座位数作为计算标准,进行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按照独立承运人即单一航空公司进行排名,不是航空集团,请网友注意。

比如南航,就不包含厦航的数据;国航就不含深航、山航的数据。

第1名:南航,1210万个座位,份额15%,同比增长1.8%。

第2名:东航,1138万个座位,份额14%,同比增长0.9%。

第3名:国航,859万个座位,份额11%,同比下降1.8%。

第4名:海航,448万个座位,份额6%,同比下降3.3%。

第5名:深圳航空,387万个座位,份额5%,同比增长3.4%。

第6名:四川航空,386万个座位,份额5%,同比下降0.9%。

第7名:厦门航空,360万个座位,份额5%,同比增长10.4%。

第8名:山东航空,326万个座位,份额4%,同比下降3.2%。

第9名:春秋航空,279万个座位,份额4%,同比增长12.6%。

第10名:吉祥航空,181万个座位,份额2%,同比下降7.9%。

一是头部航企稳中有变。

南航、东航、国航延续行业第一梯队地位。

南航以超 1210 万个座位、15% 份额领跑,且实现 1.8% 同比增长,展现出强大的运力投放与市场把控能力;

东航稳步增长,国航则出现 1.8% 同比下滑。

反映出三大航出现了一定的策略差异。

有的抢市场,有的稳票价。

二是中坚航企分化显著。

深圳航空(+3.4%)、厦门航空(+10.4%)、春秋航空(+12.6%)实现增长,其中厦门航空和春秋航空增速亮眼。

厦门航空凭借区域航线优化、特色产品布局,抓住市场需求;

春秋航空作为低成本航企代表,以高性价比策略在旅游、短途市场突围。

而海南航空(-3.3%)、山东航空(-3.2%)、吉祥航空(-7.9%)同比下滑,或受航线竞争、成本压力、市场需求波动影响,需在运营效率、航线创新上发力。

三是行业趋势与机遇。

7月份是暑运旺季的开始,对各家航空公司来说尤为关键。

今年能否实现盈利,能否实现增利,关键在7、8月份暑运旺季。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