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随着两家上市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公布了2025年4月份数据,翼哥吃惊的发现,浦东机场再度击败白云机场,而且创下今年最大领先优势。

一、数据对比:浦东稳坐“双冠王”

2025年4月,上海浦东机场:

45,410架次起降量

686.88万人次旅客吞吐量

32.82万吨货邮吞吐量

广州白云机场:

44,371架次

666.36万人次

19.88万吨

浦东机场全面压制白云机场,再度蝉联中国最繁忙机场“双冠王”(客货总量)。

4月份,也创下2025年以来月度最大差距,这个月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比白云机场高出20万人次。


一是国际航线碾压式领先

浦东机场是我国第一国际机场,国际旅客人数最多的机场。

4月份,浦东机场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达264.36万人次(占比44%),同比增长24.57%,远超白云国际航线136.75万人次(占比20%)的26.13%增速。

二是货邮领域差距更大

浦东国际货运量26.66万吨(占总量81%),增速8.95%,而白云国际货运仅12.37万吨(占总量62%),增速仅2.73%。

三是白云“量速倒挂”困局

尽管白云机场国内航线旅客量(523.73万人次)增速高达26.72%,但其国际航线网络薄弱(国际航班量仅为浦东的56%)、客货协同不足(货运增速仅为浦东的1/3)的结构性缺陷。

二、胜负关键:浦东的“国际化厚度”与“客货双轮驱动”

浦东机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源于两大核心优势。

一是国际航线网络“高频化”:浦东国际航班量达16,934架次(日均565架次),覆盖全球60个国家,欧美干线航班频次是白云的3倍。

二是客货协同“双引擎”:浦东“以货补客”效应显着,国际货运占比92%(白云为62%),形成“高附加值货物+高消费旅客”的生态闭环。

三、未来展望:浦东“强者恒强”与白云“破局之路”

浦东的“天花板突破”:随着四期扩建投用(2030年1.3亿人次容量),其国际中转效率将提升30%,智能物流中心可支撑单日50万件跨境包裹处理能力,进一步巩固全球TOP10货运枢纽地位。

白云的“背水一战”:三期扩建(目标1.4亿人次)需加速引入国际航司,加密欧美航线,并通过南航“广州之路”战略提升中转效率。

浦东机场的胜利不仅是数据层面的超越,更是中国航空业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化竞争”的标志。

当白云仍在“以量换速”时,浦东已通过国际化、智能化、客货协同建立起结构性护城河。

虽然,当今有去全球化的风潮,但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对外交流,我国机场的国际化之路是不可逆的,在全球化退潮的逆风中,唯有“厚植国际网络、深耕高端价值”的机场,方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