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翼席谈,作者:翼哥
截止2024年底,贵州省机场数量11座,在全国各省份机场数量排名第6位 。
贵州两家航空公司:
贵州多彩航空20架飞机,其中:11架空客A320neo,9架巴航工业E190
南航贵州航空20架B737-800飞机
2024年,贵州机场:
旅客吞吐量2793.3万人次,排名全国20.同比增长12.3%。
货邮吞吐量10.99万吨,排名全国22.同比增长15.5%。
这两年,贵州民航发展可谓是有喜有忧。
喜的是:贵阳龙洞堡机场在区域航空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旅客吞吐量在省内遥遥领先,不断巩固其在西南地区航空枢纽的地位,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加强了贵州与国内外各地的联系。
忧的是:部分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出现下滑,面临运营压力,如遵义茅台机场、遵义新舟机场、凯里黄平机场等在旅客吞吐量上出现了负增长,这对机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
此外,本土航司发展不快、规模不大。
2024年各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
第1名: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2231.3万人次
第2名:遵义茅台机场,155.4万人次
第3名:兴义万峰林机场,135.9万人次
第4名:遵义新舟机场,131.3万人次
第5名:铜仁凤凰机场,79.6万人次
第6名:毕节飞雄机场,34.8万人次
第7名:六盘水月照机场,9.1万人次
第8名:安顺黄果树机场,7.1万人次
第9名:黔南荔波机场,6.5万人次
第10名:凯里黄平机场,2.2万人次
黎平机场自2022年启动改扩建工程,涉及跑道延长、航站楼扩容及导航设备升级,施工期间,阶段性暂停。
一是贵阳“一极独大”。
贵阳龙洞堡机场以2231.3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23 。
贵阳龙洞堡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据全省总量的73.47%,其作为贵州重要的航空枢纽,枢纽效持续强化。
这一极化现象折射出区域发展中资源向核心城市的集中趋势,但超七成的占比也暴露出省内航空市场结构失衡的隐忧。
二是支线机场“三梯队”分化
在贵阳龙洞堡机场的虹吸效应下,10个支线机场呈现明显梯队分化:
第一梯队,100万级机场:遵义/茅台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遵义/新舟机场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在旅客吞吐量上相对较高,与贵阳龙洞堡机场形成一定的互补和联动;
第二梯队,10万级机场:铜仁/凤凰机场、毕节/飞雄机场借助当地的发展需求,在航空运输上有一定表现,但相比第一梯队仍有差距;
第三梯队,10万以下:六盘水/月照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黔南/旅游荔波机场、凯里/黄平机场(、黔东南/黎平机场这些机场受当地经济规模、资源开发程度等因素影响,旅客吞吐量相对较低,运营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