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作者:翼哥
近些年来,银行纷纷介入飞机租赁业。
由于银行资金实力雄厚,银行下的租赁公司已经成长为我国飞机租赁行业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比如中银航空租赁。
中银航空租赁是中国银行旗下飞机租赁公司,是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并于2016年5月更名为中银航空租赁。
2016年6月,中银航空租赁在港交所上市。
在中国银行的支持下,中银航空租赁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之一。
自成立起至2024年底,中银航空已经:
购买及承诺购买逾1150架飞机,购买价格总计逾650亿美元。
与逾6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90家航空公司签署超过1400份租约。
售出超过460架自有和代管飞机。
最近,中银航空租赁大手笔订购飞机,试图抓住全球航空业复苏的机会。
一、中银航空发出天价订单:波音与空客双赢
3月底,中银航空租赁连续发布两份重磅公告,宣布与波音和空客分别签订大额窄体飞机订单:
空客订单:以70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为核心,订单包含转换为A321系列子型号的灵活性,计划交付时间持续至2032年。
波音订单:订购50架波音737 MAX 8飞机,同样支持转换为更大载客量的MAX 9和MAX 10型号,预计2031年前完成交付。
根据市场估算,这两笔订单的目录价值达到1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000亿元。
A320NEO系列飞机的目录价格约为每架1.2亿美元,而737-8飞机的目录价格约为每架1.08亿美元。
因此,70架A320NEO系列飞机的订单价值约为84亿美元,50架737-8飞机的订单价值约为54亿美元。
此次订单使中银航空租赁的空客订单总量增至约200架,波音未交付订单达139架,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前五大飞机经营性租赁商的地位。
二、中银航空的经营情况:高增长与强运营
随着全球民航业的加快复苏,作为一家全球化程度较高的飞机租赁公司,中银航空租赁业绩呈现较快增长。
2024年,中银航空租赁业绩表现出色。
一是财务表现优异。
收入与利润:2024年,经营收入同比增长4%至25.57亿美元,税后净利润创纪录达9.24亿美元,同比增幅达20.9%。
资产规模: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增长4%至251亿美元,流动性储备达65亿美元(现金及未提取贷款授信),财务稳健性突出。
在2024年这一年,中银航空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收入折合人民币148.5亿亿元。
净利润折合人民币66.39亿元。
说实话,这个利润,2024年,中国民航业还没哪一家企业达到。
二是运营效率提升。
飞机利用率:自有飞机利用率连续三年超99%,所有飞机年末均完成出租,展现高效资产管理能力。
交易活跃度:全年执行260项交易,包括47架新机采购承诺、38架交付及29架自有飞机售出,销售利润率达11%。
三是市场拓展快速。
中银航空与全球92家航空公司合作,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租赁协议(如土耳其航空的A321neo、途易航空的737 MAX 8)强化客户网络。
三、中银航空的飞机情况:年轻化机队与战略储备
中银航空租赁的机队管理策略以“高效”与“前瞻性”为核心:
一是机队规模与结构
自有与代管飞机:截至2024年底,拥有435架自有飞机,平均机龄仅5年,剩余租期7.9年,为行业最年轻、租期最长的机队之一。
订单储备:订单簿包含232架飞机,未来交付计划明确,支持长期增长。

业务更是遍布全球各地。

中银航空租赁通过天价订单、高效运营与年轻化机队,展现了银行系租赁公司的资金与战略优势。
其订单布局不仅强化了与波音、空客的合作,更通过灵活调整机型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全球航空产业链复苏。
未来,随着航空旅行需求持续增长,中银航空租赁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导地位,成为飞机租赁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