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老张聊文旅
在文旅市场马太效应加剧的2025年,中小景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当传统5A景区占据80%的游客注意力时,那些资金有限,资源本底弱,年接待量不足的中小景区如何逆势突围?本文基于笔者20年的文旅行业理论和实践思考,提炼出弱势景区逆袭的"势、道、术",以期给处于迷茫的中小景区,提供一点深度思考和建设性启发。
第一, 顺势而为、尊重人性
古往今来,欲成事者,不外乎将势、道、术三者相统一结合,首先就是势,顺势而为,遵循社会发展趋势,遵循行业发展趋势,遵循客群消费行为习惯,中小景区的破圈逆袭同样也不例外。身处自媒体流量时代,相对弱势的中小景区就要拥抱流量,精准对接市场客群需求,在宣传推广时,尽可能的减小广告牌、电视台等硬性推广,多通过策划景区创意性活动,通过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中小景区逆袭,要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尊重人性,尤其要尊重人性,最近爆火出圈的开封万岁山武侠城,其门票价格体系就充分抓住了人性,成人联票价格为80元/张,3日内可无限次进入,100场可以互动的实实在在演出活动,让客户感觉自己赚便宜了,超高性价比,不火都难。
第二, 重新定义、创新赛道
景区的发展虽然说“文化为魂”一说,但是一个景区最终能走多远不取决于文化底蕴,而是取决于科学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差异化竞争,中小景区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资源弱,区位不优等状况,在当前的经济周期和消费降级形势下,中小弱势景区只有重新定义自己,找到自身最大优势和核心卖点,寻找新玩法,开创新赛道,创造新物种,与周边形成差异化,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才能有效的避开内卷,也就找到了自己定位和商业模式,也就牵住弱势景区发展的牛鼻子。
第三,战略定力、战术创新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战略就是道,战术就是术,战略的本质就是找到核心的卖点,战略就是找对方向,锚定方向,做成区域赛道品类第一,在马太效应,强者更强的时代,锚定区域第一,尽管是某一细分市场赛道的第一,同样可以实现赢者通吃,在区域市场品类第一锚点的基础上,中小景区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聚焦,重新定义自己,定义自己的标签,定义自己的市场,定义自己的商业模式,定义自己的产品;在保持战略定位,战略聚焦的前提下,与时俱进,进行灵活多变的战术创新,通过重新梳理自己的客户渠道、推广营销方式,采用最新的营销理念,更好的运用新媒体工具,比如抖音、快手、线下创意营销活动,构建差异化的场景,差异化场景,就会自带流量属性、具有网红传播属性。
战术创新方面,北京香山的文创雪糕针对消费降级的状况,重新制定价格体系,第一只文创雪糕20元,第二支半价,也是参考了麦当劳甜筒的营销体系,结果就是销量暴增。香山营销战术创新同样也是抓住了人性,“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人性千年不变,人性利已,爱占便宜。
第四,产品创新、场景提升
未来旅游的发展,一定是用高质量的产品去服务市场,产品为王、内容为王,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化、体验化是文旅行业的方向。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游客们更加追求新颖、独特、有趣的旅游体验和高性价比的产品。中小景区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创新,寻求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构建自身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这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市场倒逼景区行业升级的需要。
产品创新,就意味着场景的差异化,这就有流量属性,网红属性,传播属性,社交属性,也就形成了传播的支点;中小景区只有进行产品创新和场景提升,才能有效利用传播杠杆,引爆市场,引爆需求,才能坐拥自媒体流量算法导向性的加持,才能吃到时代的红利,模仿者和山寨的追随者无法吃到时代红利。
后记
现在流行一句话,中小景区需要坚定信心,但具有20年文旅行业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的笔者想说,在今时今日我们所处的经济周期和消费环境,中小景区想要破圈逆袭,仅靠信心还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