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China Travel”这股热潮的强劲推动下,中国入境旅游正步入一个辉煌璀璨的黄金时代。2024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携手16部委,共同推出了《入境旅游促进计划(2024-2026年)》,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为入境游市场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湖北省更是在2024年10月10日率先响应,将政策落地实施。紧接着,2025年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并于1月13日正式施行,为入境游市场再添一把火。
 
政策层面,签证与通关的便利化举措成为吸引入境游客的强大磁石。中国不断扩大单方面免签和互免签证的范围,延长过境免签的时间,并增设过境免签口岸,让外国游客能够轻松愉快地踏上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据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高达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惊人的86.2%,其中免签入境者更是达到了1744.6万人次,增幅高达123.3%。2025年元旦期间,共有18.5万名外国人入境,同比增长33.6%,充分彰显了政策的巨大吸引力。
 
地方数据同样令人瞩目。2024年,北京接待入境游客达到了394.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86.8%,恢复至2019年的88.9%。其中,港澳台游客72.9万人次,占比18.5%,较2019年增长10.3%;外国游客321.3万人次,占比81.5%,恢复至2019年的85.1%。成都则在2024年1月至11月间接待入境游客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8%,其中外国游客101.1万人次,增幅更是高达186%。
 
住宿业的机会
 
市场需求激增:入境游的繁荣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直接带动了住宿业需求的飞速增长。外国游客的大量涌入,使得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供不应求。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外国宾客入住率显着上升,部分知名酒店集团的外国宾客占比甚至增长了50%以上。
 
品牌国际化:住宿业通过接待入境游客,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还吸引了更多国际客源,成功拓展了国际市场。同时,与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在线旅游平台的深度合作,为住宿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契机,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例如,艺龙酒店科技平台通过实施四海“艺”家计划,全面优化外宾入住体验,助力入境游市场发展。该计划实施后,部分酒店的外宾预订量实现了显着增长。
 
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满足入境游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住宿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主题客房、文化体验活动和特色餐饮等,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如中式园林风格客房、中国功夫教学和中国烹饪课程等,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在免签政策落地后,韩国游客数量平均每周增长10%,目前维持在每周2000人左右的高位。
 
住宿业的挑战
 
服务质量提升:入境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极高,且文化背景各异。这对住宿业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酒店需加强外语培训和文化敏感性培训,确保能够与外国游客进行顺畅沟通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否则,一旦服务不到位,就可能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
 
设施设备升级:住宿业需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住宿体验。包括电源插座、国际插头、国际长途电话、迷你酒吧等设施的完善,以及外币兑换、多语种服务菜单等国际化服务的提供。这些举措能够显着提升客房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文化融合与管理:在接待入境游客时,住宿业需巧妙融合中外文化,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同时,外国游客的行为习惯和消费观念与国内游客存在差异。住宿企业需灵活调整管理策略,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如关注穆斯林游客的饮食和祈祷需求,欧美游客对自助早餐和个人隐私的重视等。某知名五星级酒店曾遇到过一位对噪音极为敏感的欧美游客。为了满足这位游客的需求,酒店特别安排了位于静谧角落的房间,并减少了周边的噪音干扰。最终,这位游客对酒店的周到服务表示了高度赞赏。
 
市场竞争加剧:入境游市场的扩大吸引了更多住宿企业参与竞争。国内和国际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住宿业需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降低成本、创新营销等方式脱颖而出。
 
住宿业积极应对
 
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旅游从业者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出了众多特色旅游线路和多元化住宿产品。如旅行社精心设计的“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等线路,以及酒店推出的各具特色的主题客房和民宿等。这些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入境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营销推广上,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上,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等渠道开展全方位宣传,全方位展示中国旅游的独特魅力。线下,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展会、推介会等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同时,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入境游客前来体验。如北京紧抓“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和“春节”申遗成功的历史机遇,积极赴多国开展“欢乐春节”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对外交流的范围和影响力。
 
服务品质提升是旅游从业者抓住政策利好的关键所在。各旅游企业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设置多语种标识和说明,提供多语种导游、翻译等服务。此外,还加大旅游设施设备投入力度,积极改善交通设施、增加休息区、优化环境卫生等。这些举措能够显着提升硬件水平,让入境游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与便捷。
 
在产业融合与拓展方面,旅游从业者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与文化娱乐产业深度融合推出沉浸式演艺、主题公园等极具吸引力的产品;与体育产业携手举办各类赛事和户外活动;与农业、工业等产业紧密结合开发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别具一格的项目。这些举措能够创造更多旅游消费场景和产品,进一步推动入境游市场的发展。
 
入境游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复苏和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入境游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签证便利化、过境免签政策优化等举措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中国旅游观光。
 
旅游产品多元化个性化:入境游产品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游客将追求更加深入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如私人导游陪同游览、入住特色住宿设施、品尝地道美食等。科技元素的融入也将成为未来入境游市场的一大趋势,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消费需求升级:入境游游客对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他们更加青睐豪华酒店住宿、高端餐饮体验等高品质服务。体验式消费将成为新趋势,游客将更加注重参与当地文化活动、手工艺制作等体验性强的项目。
 
目的地选择多元化: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仍是吸引国际游客的重要因素,但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也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将成为未来入境游市场的新亮点。同时,城市旅游目的地也将成为新热点,国际游客对城市文化、购物体验和美食探索等方面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线上旅游消费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游客选择通过在线平台预订旅游服务。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以及个性化推荐、用户评价等功能使得在线旅游消费更加便捷高效。共享经济模式也逐渐兴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未来,线上旅游消费将成为入境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寄语住宿业:把握入境游新机遇,共绘服务新篇章
 
在入境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住宿业正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住宿业从业者需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紧跟政策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升级服务品质与住宿体验。
 
中国服务智库寄望住宿业能深入挖掘文化精髓,打造独具魅力的住宿产品,满足入境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提升服务国际化水平,确保每位入境游客都能享受到如归家般的温馨与舒适,让住宿成为他们美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入境游的广阔舞台上,共同书写住宿业服务的新篇章,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文作者,万方(David Wan)工商管理硕士,中国服务智库的创始人与高级研究员,获聘天津市海外联谊会理事。
 
1985年:进入酒店业,担任天津乐园宾馆董事长助理;1996年至2010年:在多家酒店担任酒店总经理职务;2010年至2016年:担任九寨沟万豪&悦榕庄酒店业主代表;2016年至201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担任酒店顾问;2017年至2018年:在华美顾问担任高管职务 (包括金螳螂华美总经理、悉地华美副总经理、西安华美顾问副总经理);2019年至2023年:担任汇人国际首席酒店顾问;2020年起:获聘成都东软学院客座教授,青城山民宿学院联席院长,同时担任加拿大美景旅游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