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冰雪旅游发展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大会以“激发冰雪消费活力 建设冰雪经济高地”为主题。戴斌院长发表题为《冰雪融入生活 旅游风生水起》主题演讲,全文分享如下:
冰雪之上 旅游新局
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漫长冬季和冰天雪地并不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才有“猫冬”一说。不仅有 “冬捕”“冰钓”“冰雕”“泼水成冰”“出溜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意想象,还有种种因物质匮乏带来的寒冷记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视野的拓展,我们看到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短道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雪车、雪橇等运动项目,还有温泉度假、冰雪乐园、极地观光等令人向往的休闲生活。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更是让更多人了解冰雪,爱上冰雪。新时代以来,我们不仅实现了“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既定目标,还形成了5亿人次、6000亿元的冰雪旅游市场。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冰雪旅游课题组的最新调查:71.2%的受访者希望在2024-2025冰雪季体验冰雪休闲旅游活动,53.4%的游客会增加冰雪休闲旅游的频次,45.5%的游客希望能够进行远距离的冰雪旅游,64.2%的游客会在这个冰雪季增加或者维持往年支出水平,均创下历史新高。无论是“南客北上、东客西进”,还是就近出游、本地休闲,冰雪旅游和冰雪休闲的市场规模已经形成,同时消费能级不断提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从而奠定了冰雪经济的市场基础。
冰雪旅游打破了“冰雪不进山海关”资源旧空间,形成了“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新格局。传统意义上的冰雪旅游是主要围绕自然资源展开的观光体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漠河北极村、长春冰雪新天地、吉林雾凇、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以及亚布力、长白山、北大湖、棋盘山等滑雪场,都是游客乐于到访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当代冰雪旅游不仅要观光体验,还要参与运动,更要体验目的地美好生活。社会投资、科技进步、产品研发和冰雪消费的耦合,有效拓展了冰雪旅游项目的空间布局。从空间格局上看,同处于高纬度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北京、河北、山西等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共同构成了冰雪旅游从东到西的“三北成弧”基础格局。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加快布局特色冰雪旅游项目,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华东和华南地区则利用靠近客源市场的优势,发挥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力量,重点布局冰雪主题乐园,进而形成冰雪经济由北到南的“三线并发”的空间布局。
冰雪旅游推动“冷资源”成为“热经济”,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点领域。游客到访是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消费则是打开旅游经济的钥匙。作为最终消费和综合消费的旅游活动,直接拉动了冰雪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冰雪产业链的延伸和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查发现,我国已经形成15个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涵盖了从竞技竞赛到旅游休闲项目的场地建设、造雪制冰设备、配套器材、个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维修保养的全产业链,冰雪装备销售收入从2015年不到50亿元增长到2023年22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8-2024年我国冰雪旅游领域重资产项目投资累计达到13157亿元。张家口、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松原等城市建成投产了较大规模的冰雪装备产业园,培育了创新力强的冰雪旅游器材与装备生产商,以及宏威、黑龙、安踏、天行健等冰雪国潮品牌。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的冰雪文化交相辉映,毛皮板滑雪、冰嬉、冰灯、冰雕、冰爬犁、滚冰灯、冬捕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雪雕艺术、高山滑雪、冰雪康养、雪国列车、冰雪音乐会为当代冰雪文化注入新内涵,为冰雪旅游营造了新场景。
冰雪旅游已经成为重构全球旅游业和冰雪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14亿人民的冰雪意识一旦被唤醒,将从需求侧拉动全球冰雪市场增长从量变到质变,进而推动冰雪旅游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多的中国游客会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滑雪场、冰雪公园、温泉度假区,更多的中国冰雪投资机构和市场经营主体也会走向世界,同时吸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游客来到中国、来到哈尔滨,尽享不一样的冰雪体验。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旅游投资机构、发展商、运营商和分销商也必然深度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为世界冰雪经济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理论指引 实践创新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前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专业运动员、冰雪运动发烧友、冰雪旅游者共同构成了冰雪经济的市场基础,其中,冰雪运动是冰雪经济的主引擎,冬奥会、亚冬会和国际冰雪赛事是培育群众基础和消费市场的最佳窗口期。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交谈时说:“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旅游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扩大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和冰雪文化的市场规模。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群众基础,也离不开社会参与和市场机制。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建设冰雪旅游项目、培育冰雪旅游线路、扩大冰雪休闲消费,正是冰天雪地转变成金山银山的可行路径。2016-2017冰雪季,全国接待冰雪游客1.7亿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2700亿元。2021-2022冰雪季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了3.44亿人次和4740亿元,2023-2024冰雪季为4.3亿人次和5247亿元。2024-2025冰雪季有望突破5亿人次和6000亿元。两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49号),聚焦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冰雪经济总规模2027年达到1.2万亿元,2030年达到1.5万亿元。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建设3-5个全球知名的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联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与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共同启动2024年“冬日胜景”全国冬季旅游宣传推广暨全国“欢乐冰雪旅游季”活动,发布了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受益于市场增长和政策利好,企业家有了投资信心,地方政府有了发展动力,形成了以哈尔滨、牡丹江、伊春、长春、吉林、沈阳、张家口、呼伦贝尔、阿勒泰、北京延庆等城市为代表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它们是冰雪旅游的时代受益者,也是冰雪旅游的创新推动者。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延伸冰雪经济产业链,不断拓展冰雪旅游生态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要求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立足东北冰雪资源禀赋,聚焦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全产业链发展,明确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文化引领、科技赋能、融合创新正在引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创、复星、长隆、银基、海昌、马迭尔等旅游集团推出了白日方舟、热雪奇迹、乐漫冰雪王国、魔雪奇缘、冰雪酒店、极地馆等叫好也叫座的冰雪旅游休闲项目。值得关注的是,数字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无人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在冰雪场景的广泛应用,为游客带来更好冰雪体验。政商合作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冰雪新场景和旅游新业态,如哈尔滨的“冰世界、雪天下”“尔滨X波司登”、乌鲁木齐的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阿勒泰的“人类滑雪起源地”、浙江的云上草原一站式滑雪服务等创新案例。
提质增效 融合发展
一是规划实施冰雪旅游倍增计划。以促消费、扩内需、稳预期、提信心为导向,落实一批、储备一批、预研一批面向未来五年的冰雪经济促进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冰雪经济的市场基础。发展国民休闲,实施普惠旅游,确保冰雪旅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十五五”期间实现全国一半人口,即7—8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休闲和冰雪旅游,稳步提升旅游休闲对冰雪经济的贡献度。要加强冰雪旅游专项统计和数据监测,引导地方发展冰雪经济与文化、科技、旅游、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冰雪设备国产化,培育个人装备“国潮”品牌,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冰雪日,创新开展冰雪节事活动。
二是加快建设冰雪旅游强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做好冰雪旅游专项规划,明确冰雪旅游在旅游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发挥的作用。结合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和休闲街区,以及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线路。在目的地形象、市场推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重点项目建设上,重点完善接待体系,构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推动旅游目的地从冬季旅游走向四季旅游。
三是着力完善现代冰雪旅游产业体系。着力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培育世界一流的冰雪旅游企业、冰雪休闲项目和服务品牌。以现代文明、当代艺术、时尚运动提升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以科技研发、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延展冰雪旅游产业链,以生态、就业和增收构建人民满意、人民受益的冰雪旅游生态圈。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消费行为分析,听取一线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形成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和社会合力。
四是提升冰雪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游客友好型城市和乡村,完善旅游景区、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商圈的散客接待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从业群体的市场监管,特别是游客反映强烈的“价格背刺”“大数据杀熟”“强迫交易”“诱导消费”“以次充好”等屡禁不止的商业行为。冰雪季期间,政府可以“网红出圈”“花式宠客”,也可以对形成舆情的事件做出及时果断的处置,更可以用好地方立法资源和执法体系,夯实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法律法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