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苏州,刚才听下来我的感觉,苏州一叫业态丰富,各种各样的业态的展示;二是品质高端,一个项目出来就是高端;三是创意叠出;四是模式转换。我们一般参加这种会,尤其看到这种环节,习惯性的都是招商引资。可是,苏州太湖吴中区提的是什么?提的是文旅伙伴计划,实际上这个模式转换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换,严格的说这么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不缺钱,但是缺伙伴,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觉得,天堂就是天堂,我昨天到金融小镇去了一下,看了一个项目,吃了一餐饭,才知道苏州为什么发达,近商、亲商、为商,所以对商的服务达到了极致,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发展方向,也是苏州给我们打的一个样。
这个会,因为上午来就听到,一九九二年首批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我想起一段历史。一九九一年的时候,国务院旅游事业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会议材料是我们准备的,当时用了三个词,旅游是外向型、创汇型、生产型的行业,结果在会上,有人坚决反对生产型这个词,最后我就问他,到底为什么?他说很简单,如果旅游定一个生产型的性质,就意味着所有生产型的政策旅游业都可以享受。我就问为什么旅游业就不能享受?他坚持传统的五大生产部门的理论,我坚持新兴产业创新的说法,半个小时之久,我们相当于一个学术辩论会。到最后发文件的时候,生产型还是被抠掉了,但是那个会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们趟出一条路,所以这个会之后,批准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一直到现在。所以太湖旅游度假区很以此为荣,我觉得也应该以此为荣。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度假突进,大势所趋》,这个题目想了一下,为什么叫突进?因为这个时代来临了。我原来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我认为观光一定是大众的,休闲更是大众的,但度假未必是大众的,因为我们看国外度假,就是中产以上才谈得上度假。可是在中国不同,而且这两年的市场形势,实际上也调整了我这个错误的认识。度假一样可以是大众的,很简单,因为中国有十四亿人口,这十四亿人口有的说是七亿中产,有的说是四亿中产,有的说是三亿中产,不管多少,只要上亿就是一个巨大的基数。另外一个,是中国消费的特点,就是跟风消费,所以一个消费现象产生,马上就是一个风潮产生。
三年疫情,我们的观光几乎是损失殆尽,可是出了两条大赛道,一条叫城市大休闲,一条叫乡村微度假,这两年市场形势在复苏,市场形势复苏的根本不是说观光复苏,根本还是休闲度假的复苏,所以现在大众度假的潮流已经开始产生了,所以我就用了这么一个词叫度假突进,而且是大势所趋。
首先是新动能,今天就不说了,因为这是我们现在市场普遍认同的,也是支持我们度假发展的根本基础。我说一说度假的变化,实际上,美好的生活就是有质量的生活,我们不能只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点一定是高质量的生活,所以才明确旅游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所谓美好,曰:美文、美物、美景、美人、美食、美乐等等,这是一个对象,从容欣赏,慢慢享受,这是美的过程,集中起来就是美的感受,我们要把美扩大,覆盖到休闲的全过程,延伸到度假的全领域,这样才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且我觉得,下一步发展的短板不是我们缺设施,缺基础,不是,我们现在真正的短板是美。一个地方主官的审美情趣决定了这个地方的美学水平,一个项目的老板的审美眼光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水平。但是现在我们消费者的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大家能判断出来了。比如说九十年代看几个马赛克的别墅,觉得很棒,很洋派,之后有高楼大厦的追求,现在这些都淘汰了。有很多东西现在就叫做鸡肋,弃之不舍,食之无味,为什么?就是在那个时候的审美水平的局限之下,做了无数的这种鸡肋的项目。但是到苏州感觉不同,苏州的项目代表了未来。我昨天一出去就说,发达国家都达不到这个水平。什么水平啊?就是这种美的感受。
一、从大众旅游到大众度假
传统的观光旅游和今天的休闲度假,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需求,自然就是不同的产品。从悦己到悦人再到悦己,一开始我们出去观光,自己高兴,后来就变了,不断的发各种直播、短视频、微信,一定意义上是悦人,但是现在再到悦己,这个悦己的层次就提高了,就到了审美的层面。所以观赏价值到情绪价值再到社交价值,追求不同的产品在变化。而消费成熟之后则追求休闲度假,这个领域更需要细分。首先,休闲和度假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同点在于闲,不同点在于休和度,休闲较短,随时随地,度假较长,转换成一种生活状态,所以城市大休闲,乡村微度假,就是这几年变化之中产生的新赛道,也体现了未来的格局。一开始看到的时候,我觉得这对我们抗击疫情是一剂救心针,再想一定是长远的需求,现在看起来也正是这样。
以前度假是一种高端消费,现在随着大众旅游的延伸,大众度假也开始形成,这是可以看到一个大趋势,就是度假的全面形成和分层次消费,第一是全面形成,第二是分层次消费。第一是大众化,比如秦巴山区成为重庆老年人的避暑地;第二是层次化,高端海外、中端海南、大众遍布。我刚刚从海南过来,有一个市场现象让我瞠目结舌,从三亚到北京的机票二百多块钱,比绿皮火车还便宜,我一问什么道理啊,因为候鸟型的度假旅游现在已经开始去海南了,到海南就在海南待下了,不回来,所以去的航班比较满,回来航班空荡荡,怎么办?便宜。这是一种市场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现象。第三就是多样性,各种各样的度假产品、各种各样的业态。第四就是过渡性,纯粹的度假可以产生,多数还是与观光、度假的过渡状态。
所以,简简单单是美好,从从容容是休闲,无所事事是度假,轻轻松松是生活,快快乐乐得享受。我这几句话是我今年去西昌,西昌有个建昌古城,我去之前就说要待五天,叫度假式考察。去了之后他们问,听不懂什么叫度假式考察,我说你们听我的,早上不要叫我起床,不要给我安排早餐,我就睡到自然醒。下午出去逛一逛,晚上吃一顿好吃的,喝点小酒,这一天就过来了。之后我在那儿真是度了五天假,但是收获极大,这几句话就是我那几天的感受。实际上意味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眼界的拓宽,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追求变了。
二、度假区的发展
一九九二年,国务院批复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起步。那个时候,首先就是行政性的,就是也不知道谁说了算,反正到最后就定了十二个,当时太湖旅游度假区,苏州和无锡都在争,当时老局长刘毅先生说不要争,太湖旅游度假区,一个马山中心,一个苏州中心,两个中心,所以两个中心产生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到苏南。因为是探索性、开创性,所以这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严格说基本都不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们当时的基础实在是不够,而且我们的市场并没有起来,当时提的要求就是以外资为主,以外国人为主,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运营,当时提的要求是这个要求,但是我们真正的度假基础没有,靠老外没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考察了全世界主要的一些度假区,中国只是一个方向而已,很难变成现实。
但是一九九六年,全国的主题口号就叫休闲度假游,就是觉得我们第一批度假区建设五年了,应该见到成果。进入新世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始,这是标准化引导、品牌性追求,目前全国八十七个国家级,省级数以百计,关键是市场需求产生了。
我们可以看出,对应大众度假的增长,度假趋向大幅度增长。
第一,数量增加,如果我们在把控方面不必过严,五年之内国家级度假区三百到五百家是正常的,省级的度假区应该是三千到五千家,没有这样的数量规模,对应不了大众度假的增长。
第二,类型丰富,滨海、山地、乡村、湖泊、森林,综合、特殊,各种各样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像苏州,苏州不能强调太湖度假。苏州是什么,苏州是文化休闲,滨水度假。要强调太湖度假,马上就涉及到太湖的环保问题,肯定会涉及到。环太湖这么多城市,花了这么大的力量,才把太湖治理到今天,如果因为度假的盲目发展,再一次破坏太湖,那显然不对,所以一定是滨水度假,太湖更多是让我们欣赏的,是让我们感受的,是这么一个环境。可是我们到欧洲、美国,只要有水必有帆船,中国的水面很少见到帆船,看到帆船就觉得这个湖真是有味道,看我们的湖老觉得湖干巴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到好多地方都谈,弄点帆板、帆船、手划船,不用动力就没有污染问题,为什么不行啊?安全,因为安全。人家就不考虑安全吗,就我们考虑安全。我觉得有点因噎废食,但是类型非常丰富。
第三,业态完备,住宿、娱乐、商业、文化、餐饮,五花八门,就像刚才看苏州这个案例一样,各种花样都会出来。但是所谓元宇宙、AI、人工智能,我觉得需要适度。神游替代不了深游,旅游者追求的是眼耳鼻舌身心神的全面体验,不只是一个视觉感受,那个东西过分了,实际上就把现场感破坏了。再说了,如果这一套东西再发展,大家哪都不用去了,就在家待着就行了,那我们旅游四五十年这么辛辛苦苦干了一堆活,白干了。多少万亿的投资打水漂了。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的这套东西是工具,需要市场的办法,可是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是线下,都是实感,这才需要我们强化。
第四,基础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具备,信息基础设施完备,这是我们现在最好一个基础。这样的话就使很多投资不必再花了,因为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了。当年,一个北京香山饭店投资三千万美元,其中有一千八百万美元花在基础设施,修路、通电、电话,就这些,现在这些都不用了,而且现在各地的这些大头的投资不用投了,所以我们现在投资就投在文旅方面,效益应该提升了。
第五,寻求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项目特色、运营特色,现在各地都很突出。中央的要求也是这个,有文化特色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首先是文化特色。
第六,市场对应。度假首先对应的是周边市场,这是基础,中程市场发挥,远程市场开拓。所以很自然,周边有一个好的消费市场,这个项目就能成立。比如浙江的龙之梦,投资二百六十亿,我就是一个评价,能活。那个老板当时就急了,我这么大的投资项目你就评价两个字能活?这个年头,能活就不错了。我去年再去,果然活了,然后我再一问,一百亿投资是政府投的基础设施,这就叫发达地区的力量。为什么说能活,因为在长三角。所以很自然,周边市场是基础,好的度假区一定是这样。我们很多度假区,现在也有一些问题。
第七,将来的发展就是头部企业牵引,必有头部度假区和头部运营企业,严格的说现在还没有形成。大家一说度假就是海南,三亚海棠湾,投资了上千亿,算形成了头部,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下海,因为那儿的海岸条件不好,海水条件也不好。所以大家只能看,这样的一个滨海度假区生命力,就下降很大一块。
第八,市场品牌形成。市场品牌形成,是一把双刃剑,一个度假区干好了,大家趋之若鹜,干不好一死到底,想恢复都恢复不起来。
第九,从项目到区域再到目的地。首先是项目,一个项目做好了,比如说宁夏沙坡头星星酒店,这就是一个项目,可是这个项目影响了一个区域,最终它变成一个目的地的概念,客人要去,首先定星星酒店,星星酒店如果定不上我就不去了,这就是一种成功。
第十,从网红到常红。度假不等于观光,网红意义不太大,但是常红才是根本。所以下一步,这十个方面是我们发展需要发力的地方。
三、如何发展
总体判断,中国的观光旅游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因为我们习惯于用我们的5A景区标准来评价,这是世界前列。休闲可以和世界并驾齐驱。尤其是这几年,在城市有机更新方面,产生了无数个城市休闲项目。三年疫情,我看了一百二十个,最吃惊的是,这一百二十个项目没有一个亏损的,即使在疫情期间,仍然是盈利的。为什么?找到了好模式,做出了好产品。
但是,中国度假还有相当的差距,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我们缺乏顶级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全世界的度假集中地,地中海度假圈、加勒比海度假圈、东南亚度假圈,基本上都是海洋度假,岛屿、滨海、远洋,中国缺乏顶级资源,更没有形成业态。按说中国一万六千八百公里的海岸线,六千多个岛屿,历数一遍,最后就一个海南,海南还得是北纬十八度以南。缺什么,缺乏顶级资源,就是泻湖,全世界顶级的滨海度假地一定有泻湖,我们没有,中国的泻湖只有一点点,就在三沙,可是三沙没有土地。所以就意味着全世界度假集中的、顶级的、形成品牌的这些东西中国没有,这是我们一个短板,我们不必认为我们什么都强;
第二是方式少,内容不足,一个滨海沙滩就有七十多种玩法。户外运动有一个鄙视链,最低端的是打高尔夫球,其次游艇,第三赛马,第四飞行,上一个层次就鄙视下一个层次,这是很自然的,这四个层次实际上都是内容的集中。
第三就是从需求和市场角度看,一是需求膨胀,全面渗透,迭代不断;二是细化不足,要求细化,难以适应;三是相互替代,各类产品难以定型,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两年变了,两年又变了,出来一个东西所有人都在搞,等于自己在淘汰自己;四是高端消费产生,但是转变为一种炫耀式消费。总体而言,我们是成长中但不成熟的消费,缺乏时间积累,缺乏世代积淀,缺乏休闲机能,缺乏度假文化,这些东西不是我们努力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世代的积累,所以现在学校里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一项户外运动技能,这就是奠定我们未来的基础。社会需要休闲革命,产业需要度假爆发。
度假的发展,首先是社会的变化,我就简单说说题目,第一,好吃懒做图舒服;第二,好玩玩好求快活;第三娱乐刺激追极限;第四共享生活成主流。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我们的认识和观念都需要颠覆,这样就需要一场消费革命、度假革命。
消费发展阶段,从一般的发展阶段来看是四个阶段,就涉及到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制度供给,黄金周制度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我现在的基本看法是黄金周应该取消了,一开始作用很大,非常积极,尤其是拉动了整个社会观念的变化。黄金周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的政策不需要变化吗,最根本的一个变化是什么?就是我的时间谁做主?金钱的消费我们可以做主,你只要不违法,爱怎么花怎么花,但是时间的消费也是消费,怎么我们自己就不能做主。第二个叫精神消费,第三个是品质消费,第四是文化消费,市场不断变化,历程的追求也在变化,需求也在变化,所以就涉到新的领域的开拓。这种新领域的开拓,闲暇时间增加,休闲安排自主。从空间来看,生产空间集约、生活空间适宜、休闲空间扩张,这是城市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现在城市休闲空间严重不足,所以才产生一系列的事情,比如公园里这个团体和那个团体相互争斗,比如老太太跳广场舞引起民众的抗议,实际上都是休闲空间不足引起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研究新需求、新产品、新玩法、新算法,全链条、全服务,因为这个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必须要随机决策,技术手段很多,但是我们如何来推行,这是根本。
最后一个问题,中国式的度假发展之路。
第一叫品类多样化,滨海度假是之一,不是重点,更不是唯一,因为我们的资源局限和气候局限,所以中国没有必要重点放在滨海度假,虽然大家都追求,实际上现在看滨海度假做成功的项目到底有几个?为什么?就是需求和供给实际上不匹配。乡村微度假是重点,这几年已经充分显现。对应大众度假市场,山地度假成为新宠。对应复合型的需求,滨水度假是重点,滨湖、滨江、滨海,因为地域比较广,环境比较好,景观变化适宜展开。文化休闲、城市度假是创造,比如扬州展现了一个江南的样貌。大同是古城的突起,我在大同就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大同古城度假,修了三百多栋别墅,现在都空着,我说你正好把这些拿过来当会所、当民宿。
第二个就是产品多元化,涉及到一系列。
第三个就是设施层次化化,大众度假设施普及,中端设施发展,高端设施要品牌。现在一些独立品牌应运而生,比如说松赞系列,宿集系列,都产生了。这里面真是有关键节点,有一次听老夏发言,他就说做宿集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太方便了,不够偏远。比如说他在昆明旁边做了一个宿集,不行,就到高黎贡山做了一个,他就说只有偏远才是宿集成功的根本。实际上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宿集已经有一批忠实的用户,已经有一批粉丝型的消费者,所以越偏远反而越能保证品质,保证品牌。这就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就颠覆了流行的要流量、要网红,根本不是这样。所以这里面更多的需要软开发。
我觉得中国的度假发展,从下一步来说,前景无限,内容丰富,而且里面更多的是什么?更多的是一些闲置设施的改造和利用。刚才的苏州伙伴项目,乡村的办公楼都可以拿出来改成民宿,就是把潜在的资源挖掘出来,把现有的资源提升起来,形成发展的高端化,形成利益的最大化,这才是下一步的方向。所以我不认为一说度假,又要盖多少房子,度假有一个特点,住宿为王,没有一个系列的住宿设施,度假是搞不起来的。九十年代度假区刚搞的时候,刘毅局长就总结了三条,度假区,第一,中心高尔夫球场;第二中心酒店;第三系列配套。一个度假区有这三条就能立得起来,现在我们高尔夫又不能弄,就在住宿方面下点功夫。但是住宿不是单纯的住宿,一定是生活方式的转向,所以这里面需要格外的强调,从增量扩张到存量发展,从硬建设到软开发,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所以也需要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好办事。第一就是现有的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第二就是缺少的项目补足;第三是内容单薄的项目丰富。所以很自然,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格局,面对着度假突起的大好市场形势,变成一个度假酒店建设的大竞赛,我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这种局面如果产生,又是我们的一次悲哀。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冷静地看待局势,对应市场,对应需求,来谋求新的发展。
作者:魏小安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
来源:本文是2024年10月29日在苏州的演讲整理稿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