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沙、郑州对中部地区第一航空枢纽的争夺可谓中国民航史上最为激烈的争夺。围绕中部航空霸主的位置,几座城市你争我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互不服输。
后来又加入南京。
由于北京、上海、成都都有两座国际机场,这四座城市谁占得先机,谁就成为中国航空第十城。
2024 年,武汉与长沙之间的争夺就已十分激烈,而到了 2025 年 3 月,竞争态势又有了新变化。
2025年3月,各机场初步统计数据已经出来。
区域枢纽的争夺异常激烈。
特别是武汉、南京、长沙、郑州四城航空枢纽之争已趋白热化。
2025年3月份,四大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如下:
武汉天河机场:251.9万人次(增速3.3%)
南京禄口机场:241.1万人次(增速1.0%)
长沙黄花机场:229.2万人次(增速-4.4%)
郑州新郑机场:217.7万人次(增速-1.6%)
仅一个月,武汉领先长沙优势扩大至22.7万人次(2024年仅差13万),增速差距显著(3.3% vs -4.4%);
郑州受制于产业转型阵痛(富士康产能转移)及国际货运分流(部分转向鄂州花湖机场),总量垫底;
南京虽属长三角,但因上海虹桥、浦东分流,增速低于武汉,但凭借国际航线密度(新增至中东、欧洲直航)维持第二。
武汉自2024年冬春航季发力后,2025年持续加码国际航线,并优化“空铁联运”;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2024年底投用,T4航站楼2025年启动设计,规划容量提升至8000万人次;
鄂州花湖机场(货运)与天河机场(客运)联动,形成“双枢纽”格局,2025年一季度国际货运量同比增25%,反哺客运商务需求;
湖北省政府2025年出台《航空强省十条》,对新增洲际航线补贴翻倍,吸引航司加密航班。
中部航空枢纽之争本质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投射。
2025年武汉的领跑,印证了“产业升级+基建超前+政策精准”的协同效应。
武汉或许将凭借“双枢纽”(天河+鄂州)和政策红利,有望在2025年全年拉开与长沙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