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酒店评论,作者:魏正环

高校宿舍床位问题正从“边缘话题”走向“中心舞台”。同样以住宿为核心功能的酒店,如何在这片新蓝海中分得一杯羹?

高校宿舍床位告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明确不再为专硕提供宿舍,到河南中医药大学因安排学生入住校外酒店引发争议,高校住宿问题正从“边缘话题”走向“中心舞台”。与此同时,酒店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不少酒店正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转型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酒店有望在这片新蓝海中分得一杯羹呢?

Part 01.
有望分得一杯羹的酒店:
基础、类型与策略

1.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与设施配套

地理位置是酒店转型做高校宿舍的关键因素之一。距离高校不超过3公里、通勤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的酒店,天然具备竞争优势;如果周边能有多家不错的高校,就更是潜在的赢家。比如位于大学城周边、临近多所知名高校的酒店,能够便捷地接触到大量的潜在学生客户群体。

同时,酒店的设施配套也至关重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客房、可灵活改造的空间布局,以及基本的生活设施如空调、网络等,是满足学生住宿需求的基础保障。

2.主要类型:经济型唱主角,“老破小”涨身价

经济型酒店在这一转型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品牌定位与高校宿舍的消费层次较为契合,装修风格简约实用,注重性价比,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基本住宿需求。

位置合适的一些“老破小”商务型酒店也在这场变革中浮出水面。这些酒店通常具备良好的机电系统,只是装修风格老土,装饰面破损,稍加改造,适当调整服务内容和设施配置,挖掘这一市场潜力,便有望将闲置的商务客房转化为学生宿舍资源。

3.几种“吃法”:灵活的物业出租与改造合作

(1)作为房东,出租物业给高校:一些业主,可选择将整栋或部分楼层出租给高校,由高校自行负责装修和运营管理。业主收取稳定的租金收益,这种模式风险较低,收益较为稳定,但对物业资源要求较高。

(2)趁机进行资产变现:借高校需要解决宿舍问题的契机,部分老旧酒店有望直接出售物业给有需求的教育机构或投资方,实现资产变现。

(3)改造、合作,掘金蓝海:与高校直接签约,将全部或部分区域/楼层长租给学校,作为学生宿舍,实现长期合作。也可以引入专业的宿舍运营管理公司,共同投入资源对酒店进行改造,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宿舍产品,并按一定比例分享运营收益。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开拓市场,是当前较为常见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方式。

Part 02.
改造与合作:开启市场的
关键密钥

有望分羹的酒店,具体如何切入高校宿舍市场,改造和合作是核心路径。无论是空间布局的优化,还是设施服务的升级,亦或是与高校及专业团队的合作模式选择,每一步都关乎着酒店能否在这片新蓝海中稳健前行。而这些具体的实施策略,不仅需要酒店自身的探索,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在类似转型中的成功经验。

1.改造之道:空间、设施与服务升级

(1)空间布局优化:根据学生住宿特点,重新规划客房空间。同时,合理设置公共活动区域,如自习室、休闲区等,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社交需求。

(2)设施更新与添置:在原有酒店设施基础上,更换或者补充完善宿舍必备设施。如配备书桌、衣柜等学习和储物家具,升级网络设施,确保网络覆盖稳定高速。此外,可增设自助洗衣房等设施,提升学生生活的便利性。

(3)服务转型与创新:从传统的酒店服务模式向宿舍服务模式转变。建立 24 小时安保制度,确保学生住宿安全;提供宿管老师式的贴心服务,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氛围。

总之,轻量化改造是主流方向。拆除电视、迷你吧,增设双层床、书桌,将单间成本控制在1万元以内,是许多酒店的首选。智能化升级则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加装智能门锁、独立电表,开发宿舍管理系统,实现报修、缴费、门禁“一码通”,不仅能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提升学生体验。

2.合作事宜:多方共赢的资源整合

(1)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关键。高校可提供学生生源、住宿需求标准等,酒店则按照要求提供定制化的宿舍产品和服务。双方共同制定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协调解决学生住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如果缺乏宿舍运营管理经验,可引入专业的宿舍运营管理公司。这些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学生宿舍运营经验、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广泛的服务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宿舍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酒店的运营风险。

(3)与供应商的合作共赢:与家具、家电、网络等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优质的售后服务。通过批量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改造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Part 03.
长租公寓变身企业员工宿舍
给酒店存量改造带来的启示

存量酒店转型高校宿舍,是一次大胆的跨界尝试。在这场变革中,如何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长租公寓在企业员工宿舍市场的成功实践,为酒店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思路。

长租公寓通过定制化的改造、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个性化的服务设计以及社区化的居住氛围营造,满足了企业员工多样化的住宿需求。例如,一些长租公寓在投资阶段就与周边企业达成员工宿舍的合作意向,根据企业需求对物业进行定制化的改造和设施配备;同时,打造智能化的宿舍管理系统,实现在线选房、报修、费用缴纳等功能,提升管理效率和居住者的便捷性。其次,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如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社团活动等,丰富居住者的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营造社区化的宿舍环境,通过设置共享厨房、健身房等公共空间,增强居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归属感。

对于存量酒店而言,这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酒店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宿舍的日常运营,如通过手机端实现门禁控制、费用查询与缴纳、报修申请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借鉴长租公寓的社区化理念,打造适合学生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如设置自习室、活动室、健身房等,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从酒店到高校宿舍的转型之路,将有更多酒店投身其中。我们期待酒店与高校携手书写更辉煌的合作篇章,为推动社会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教育与商业深度融合贡献更多智慧,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共赢的生态系统。

本文作者职务:峰景文化旅游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