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欢乐中国年 地道山西味”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4 年春节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指示要求,结合我省厚重的文旅资源特色营造喜庆热烈节日氛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阐释和传承弘扬,更好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制定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活动主题

“欢乐中国年 地道山西味”

(二)时间安排

2024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

(三)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统筹省内外各级名类资源平台,围绕文化艺术、公共服务、非遗保护、休闲消费冰雪旅游、温泉康养、文博展览等方面,打造联通全国、多方协同的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三晋中国年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传播途径,推动春节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依托我省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通过大力营造“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旅游者来山西体验地道的年味,助力全省实现一季度经济增长“开门红”。

二、主要内容

(一)“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文艺演出活动

1.山西省 2024新春优秀剧(节)目展演。各级文旅部门联动、精心组织 2024 年“两节”优秀剧目展演,全省共举办展演活动186项,(戏曲类73项)。其中,省文化和旅游厅直接组织省级展演,41个骨干院团在全省17个剧场演出47台剧目、94场,参演的剧目主要是获得各类国家级荣誉、我省“五个一工程”或“杏花奖”以及省市两级重点扶持的剧目。

2.山西省 2024新春优秀剧目展播。各级文旅部门整合各类演出资源,开展 2024年“两节”期间戏曲展播、网络春晚及公益直播等活动

3.山西省 2024 新春优秀作品展览。各级文旅部门依托全省美术馆、文化中心、广场等活动场所,组织开展51项书法、美术、摄影等专题展览活动。

(二)“春到万家 文化惠民”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4.开展“村晚”活动。各地群众自编自导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村晚”活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央电视台央视频、新华网、山西公共文化云线上直播“大地欢歌迎新春,五谷丰登庆丰年”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万荣县“村晚”和河津市龙门村“村晚”。共举办各类“村晚”活动17 场,将各地农村人文底蕴和民风民情呈现在老百姓面前,展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生活,增添年节味道。

5.“赏年画 过大年”等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惠民活动995场,通过“新春农民画创作征集展示活动”暨“赏年画过大年”“民俗文化展演”“舞龙舞狮”“送春联”“庙会”“花灯会”“民族音乐会”等线下活动和线上展演展览活动,增添年味、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

(三)“非遗过大年”民俗系列活动

6.古城里的非遗年。平遥古城作为全国“古城过大年”举办地,将推出十余个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与全国其他四个古城联动,开展全国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平阳木版年画、上党彩灯、河津转花灯、原平凤秧歌、稷山高跷走兽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将代表山西参加全国的“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主场活动。

7.视频里的非遗年。联合全省 11 市非遗保护单位和传承人推出“非遗山西年”系列短视频。将山西的非遗民俗、美食、好物推荐给全国网友。指导支持大同文旅局组织网络非遗春晚展示大同美景美食;沁源县文旅局组织优秀作品视频线上展播;岢岚县文旅局组织非遗视频拜大年活动,并录制民俗秧歌等非遗成果展示。

8.景区里的非遗年。在晋城市天官王府景区组织中庄秧歌展示传统八八宴席展演;在皇城相府举办“皇城相府龙飞凤舞新春灯会;在陵川、武乡、五寨等地组织秧歌、鼓书、皮影等非遗项目到古城和旅游度假区演出;在朝阳沟景区汇集九州非遗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

9.百姓身边非遗年。组织省图书馆长风馆与少儿馆联动,同步推出“龙年非遗会客厅”,为广大游客、市民准备非遗可视化展览、非遗故事会、非遗手作坊等系列活动。在大同、晋城等地组织彩车、旱船、裤马、扛桩故事等社火表演;在晋南闻喜等地组织“北垣花鼓”传统民俗表演,把新春祝福和吉祥如意送到百姓身边。

(四)“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系列活动

10.“晋享民俗 冬趣山西”系列宣推。1月13日至2月底采用线下线上联动营销模式组织联动推广。举办“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主题推介活动,以情景剧实景推介的形式,设置三大实景主题演出及11地市展示区域,加强嘉宾和网友跟随情景剧沉浸式体验,感受山西年味。线上以推介直播方式结合短视频,图文等互联网内容进行广泛传播。重点宣推我省十大年俗体验地、十大节事活动地、十大滑雪目的地、十大温泉康养地和十大文博研学地以及“冬季+城市”系列主题活动、“冬季+景区”系列主题活动、“冬季+特色主题线路”

11.研学旅游主题推广。以太原为龙头,以全省各级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类景区为依托,开展“何以山西·最中国”博物馆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推出一批山西研学旅游精品线路、课程和产品,丰富广大青少年春节及寒假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热烈、广泛参与、寓教于游的节日氛围,提高山西特色研学知名度,提升山西研学品牌影响力。

12.“我的家乡有宝藏”。1月18日至2月24日,省市联动参与旅游公益推广行动,鼓励网络达人、广大游客通过海报、短视频、推文等方式,宣传家乡旅游美景美食和新春习俗

13.“新春游 新年俗”推广活动。1月18日至2月24 日,引导各地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动,展示各地春节习俗,营造浓厚年味。

(五)“惠企乐民,欢度新春”消费促进活动

14.创新促进消费。广泛动员各地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联动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等,围绕演艺、娱乐、冰雪、避寒、景区、住宿等热门产品和服务,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新消费业态,打造新消费场景、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5.金融支持消费。引导我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太原、运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扩大春节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支持市县有关部门与企业和平台合作,因地制宜策划推出惠民措施,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

16.“游购乡村”活动。整合媒体平台、金融机构、市场经营主体等资源,积极参与开展“游购乡村”活动。指导各市、县通过内容产品征集、专题推广、公益直播带货、互联网电视公益展播等方式,推广旅游线路、民俗节庆、乡镇大集、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等,营造欢乐喜庆节日氛围,激发假期消费活力。

(六)“龙腾盛世 文博三晋”展览展示活动

17.博物馆里过大年。全省各级博物馆推出龙年生肖文物、文创系列展览,历史类、艺术类、民俗类、自然科技类常规展览以精品展览营造节日文化气氛。山西博物院将在春节期间陆续推出系列临时展览,主要有“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书画精品展”“瞬凝的永动--山西博物院藏动物标本展”“此湘有礼--湖南青铜艺术展”“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等;山西考古博物馆拟于2024年春节期间推出“甲辰说龙--龙年新春贺岁系列展览”“抱朴--梁子明考古摄影展”等。同时,支持各地利用文博场所策划开展年俗互动体验活动,以精品展览展示增添节日喜庆、拓展体验空间、传播年俗文化。

18.图书馆里过大年。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共举办“图书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 349项,展示我省各地传统节日文化习俗,通过春联送福、展览讲座、线上打卡等活动,让公众更好享受“视”“听”“阅”三位一体的阅读体验,感受浓郁的三晋年俗文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各市、县和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春节前后文化和旅游工作,相关处室和市县文旅部门要细化实施方案,认真做好春节主题活动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依托当地资源,组织开展各具地域特色的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要加强活动统筹联动,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风,厉行节约、文明过节,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二)强化监管执法,规范市场秩序。各市、县和相关单位要督促文化和旅游经营主体规范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活动内容审查,严格审批管理程序。专题部署加强执法监督,严查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查处含有禁止内容类的文化产品,营造规范有序的假日市场环境。

(三)夯实安全基础,做好防范应对。各市、县和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春节前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灾害天气、大客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及时发布提示,引导广大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正面宣传,组织各级各类媒体、新媒体对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持续宣传,推出高质量报道,大力营造喜庆祥和年节氛围。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