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空间秘探,ID:MESPACE007,作者:齐妍妍
 
1月末,海航航空集团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将实现近5年来的首次盈利,也成为了2023年为数不多的盈利航司。与此同时,新海航宣布为旗下近6万名员工发放红包,总计金额超4亿元,进一步向外界释放出业绩利好信号。从破产重组到扭转颓势,新海航重新出发,未来能否重回巅峰也备受外界关注。
 
01
新海航拿4亿元发年终奖
 
春节前夕,海航航空集团及旗下各成员企业等在全国各地举办红包发放仪式,航空板块35家企业共计近6万名员工获得红包,红包发放总额超4亿元。
 
此前,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在海航航空专题会上表示,2023年方大集团所有板块都盈利了,航空板块整体是微利。同时,方威还建议盈利的企业给每个普通员工发1万元红包,亏损的企业给每个普通员工发5000元红包。另外,还建议飞行员小时费和机务人员工资上涨5%。
 
2021年12月,方大集团以410亿元的收购价格入主海航。接盘一个多月后,便为海航航空6万余名员工发放超3亿元的年终奖红包,人均获5000元的现金红包。彼时,海航航空仍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受到疫情、经济下行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经营上也困难重重。
 
如今,在大手笔发4亿元红包的同时,海南航空集团也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预盈公告,宣布2023年预计整体实现盈利,这也是近5年海航首次实现经营性盈利。公告显示,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至4.5亿元。
 
海航将此次扭亏为盈的原因解释为“2023年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民航市场显著恢复,公司2023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叠加公司获得政府补助、资产处置利得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方威曾提出:“2022年是新海航的整顿年,2023年是巩固年,2024年是大发展年。”方大集团在接手两年多之后,海航航空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摆脱了亏损困境,成为2023年四大航司中唯一实现盈利的企业。到了2024发展年,“新海航”将有何发展和突破仍值得关注。
 
02
新海航“变身史”
 
回顾海航集团的发展历程,既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变迁与日益成熟。作为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曾经的中国第二大民企,海航跟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浪潮,用近30年的时间在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家巨头公司的“浮与沉”。
 
第一阶段:初露锋芒
 
海航集团的前身是海南海航控股有限公司,于1998年正式成立。发展初期,通过并购重组,收购了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避免了被其他三大航司并购的风险。
 
在2003年-2008年期间,海航立足于航空主业,通过不断并购,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航空公司,并且走上了通过融资、抵押、投资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道路。在此期间,海航集团旗下的云南祥鹏航空、大新华快运航空(后更名为天津航空)、西部航空陆续首航成功。2004年8月,海航开通了第一条洲际航线。2006年10月,海航旗下金鹿航空成为中国首家同时具有CCAR121、CCAR135、CCAR91运行资质的航空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发展上,海航规模逐渐比肩三大航司,成为全国四大航司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第二阶段:“野心”渐显
 
自2003年之后,海航开始进行多元化布局,通过不断收购以达成全领域发展的野心,逐渐成为一家全球综合型集团公司。此外,并购的范围不止局限于国内的企业,而是将视线扩大到了全球,开启了全球“买买买”模式。
 
在发展航空主业之外,海航还出资7.8亿建立海口美兰机场,并运营管理海南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亚凤凰机场,积极拓展航空上下游产业链。2006年,甘肃机场集团并入海航集团,机场板块业务再扩大。除了航空、机场业务,海航的产业布局逐渐延伸至酒店、地产、金融等领域。
 
2003年,收购西安民生集团(现供销大集)。
 
2010年,收购澳大利亚ALLCO航空租赁业务。
 
2011年,收购土耳其ACT货运航空公司49%的股权、新加坡GE SEACO 100%股权。
 
2012年,收购法国蓝鹰航空48%的股权。
 
2013年,收购西班牙NH酒店集团20%股权。
 
2014年,收购Cronos公司80%股权。
 
2015年,收购地勤服务集团瑞士空港(Swissport)100%的股权、飞机租赁公司Avolon100%股权。
 
2016年,收购美国科技公司英迈(Ingram Micro)100%股权、瑞士航空服务公司佳美集团(Gategroup)100%股权、英国外币兑换运营商International Currency Exchange(ICE)100%股权、卡尔森酒店集团(Carlson Hotels)100%的股权、希尔顿集团25%股份等。
 
2017年,竞得位于九龙启德第1L区1号的地块、购买纽约曼哈顿一写字楼、收购英国耆卫保险公司(Old Mutual Plc)旗下美国资产管理公司25%股份、收购美国CIT飞机租赁业务、增持德意志银行股份至9.9%等。
 
第三阶段:危机爆发
 
直到2017年,海航已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0位,总资产逾万亿元,成为了仅次于华为的“全国第二大民企”。同年,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对海航、万达、安邦等多家“海外并购明星企业”的境外投资并购资金来源进行风险排查。据海航集团公布的数据,其1-11月预计借款余额高达6375亿元。自此,海航的债务危机爆发,这一年也成为海航命运的转折点。
 
紧接着在2018年,华安保险(海航系)董事长李光荣被捕;天津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殷金宝疑因其在滨海银行(海航系)的旧案而自杀;海航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法国坠亡。接连发生的多起事件加速了海航内部的重整与变革,通过变卖此前大手笔收购的多家公司及资产以偿还高额债务。
 
根据资产信息网数据,仅2018年一年时间,海航集团就出售了近3000亿元规模的资产,其中包括希尔顿25%的股权、爱尔兰Avolon30%股权、香港启德3个地块、美国丽笙(卡尔森)酒店股权、荷兰TIP拖车租赁公司股权、西班牙NH酒店股权、上海浦发大厦、美国33city大楼、美国1180写字楼等项目,合计交易金额超过1800亿元。
 
2019年,海航控股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全资孙公司Hainan Airlines Civil Aviation Investment Limited全部股权;6月,海航控股先后宣布处置2架B737-800飞机和其余16架老旧飞机;7月,海航控股宣布出售控股子公司北京国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75.10%股权,交易金额为13.04亿元。
 
第四阶段:新海航诞生
 
2020年2月,海航集团官网宣布,海南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2021年1月,海航正式宣布破产重整,海航集团共有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重整规模位居中国第一。
 
2021年9月,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2023年11月,中国证监会对海航集团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最终判决,判决对包括原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内的七位海航集团原高管被处以总计1875万元的罚款,海航集团也被处以700万元罚款。
 
2021年12月,方大集团入主海航。2021年12月8日,海航集团对外发布消息,根据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板块引战工作安排,航空主业引战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利正式移交至战略投资者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并由其确保航空安全,实现航空主业健康发展。
 
2022年4月,时间跨度超两年的万亿级破产重整案完成。随着航空板块易主方大集团、机场板块正式转为海南国有股份,商业板块的破产重整时隔两年,也于近日落地。2024年1月,原海航集团的商业板块正式易主供销合作总社。自此,原海航集团的三大板块重整落地。
 
03
“历经沉浮”的海航系酒店
 
伴随海航集团沉浮的还有发展近30年的海航系酒店。顺利完成破产重整后,海航集团被重整拆分为4个完全独立运营的板块——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各自由新的实控人股东带领前行,相互完全独立,确保各板块各自回归主业、健康发展。
 
酒店板块的业务主要由海航酒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酒店板块相关品牌包括海航酒店集团目前拥有“博唐”(超豪华奢华酒店)、“唐拉雅秀”(豪华五星级酒店)、“珺唐”(文化精品酒店)、“逸唐”(高端商务酒店)、“海航大酒店”(高档城市商务及休闲度假酒店)、“海航商务酒店”(中高端商务酒店)、“海航快捷酒店”(机场快捷酒店及商务经济型酒店)七大产品系列。其中博唐、唐拉雅秀、珺唐、逸唐为唐拉雅秀品牌系列;海航大酒店、海航商务酒店、海航快捷酒店为海航酒店品牌系列;诺翰酒店、诺翰精选为NH品牌系列。作为当时第一家走出国门,在海外进行自建自管的高端民族品牌酒店,唐拉雅秀曾被寄予厚望,但随着海航的破产重组,唐拉雅秀在海外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的辉煌。
 
除了成立本土酒店品牌之外,海航集团也把酒店的业务触角伸到了国外,加速布局全球酒店业务。
 
2007年,并购比利时Soda、Edipras、Data Wavre酒店。
 
2010年,收购澳大利亚ALLCO航空租赁业务;耗资810万美元收购数家位于悉尼的酒店;
 
2013年4月,收购欧洲第三大连锁集团NH酒店集团20%股权。
 
2014年11月,增持西班牙NH酒店集团股权至35%,成为其最大股东。
 
2015年6月,收购红狮酒店15%股份,布局北美市场。
 
2016年5月,全盘收购卡尔森酒店(Carlson Hotels)股权,包括其在瑞德酒店集团(Rezidor Hotel Group AB)持有的约51.3%股权。;10月,海航集团以65亿美元购得希尔顿集团约25%的股权。
 
2017年6月,海航全球直接管理和投资的酒店项目总数高达8000余家,客房总量120万间,酒店版图覆盖世界五大洲,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酒店集团。
 
据统计,在几年的全球并购过程中,海航花费在海外收购的资金达500亿美金以上,而酒店板块占比达三分之一。但在2017年转折点出现之后,海航全球酒店版图的加速扩张也宣告结束,从2018年开始,海航集团开启了资产变卖之路,以寻求“自救”。其中,首当其冲被摆上货架的就是酒店类资产。
 
此后,海航先是出售持有的25%希尔顿集团股权,紧接着出售了所持的NH酒店股份,以及红狮酒店股份,海航旗下的丽笙酒店集团被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锦江集团,自此,锦江稳稳坐上了国际第二大酒店集团的位子。据统计,在2018年到2019年期间,海航一共处置回笼了近3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其中酒店板块出售近1000亿。
 
随着原海航集团各业务板块实现拆分重整,各类业务也正逐渐完成独立,回归健康、理性的发展之路。酒店板块未来也将聚焦于主业,在全新的领导下有望迎来生机。
 
04
新海航未来进行时
 
随着三大航南航、国航、东航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在2023年度均出现整体亏损,航空公司的未来发展也因此成为热议话题,新海航的未来也备受关注。
 
南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度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亿元到-47亿元,上年同期为-326.82亿元。2023年,公司经营效益同比大幅减亏。国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亿元到13亿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386.19亿元。此外,东航也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2023年净亏损68亿元至8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73.86亿元。
 
与三大航的亏损形成对比的是,2023年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3家民营航空公司皆扭亏为盈。
 
海航控股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至4.5亿元。据海航航空集团公众号消息,2023年,海航航空整体执行国内航班近68万班,运输旅客逾9400万人次,已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计运营北京、上海、深圳、海口等20余个城市出港的近80条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线。此外,海航航空集团2023年实现收入1226亿元,同比2022年同期提升110%,实现近五年首次经营性盈利。
 
关于2023年出现整体亏损,三大航对此的解释均提到了“油价高位、国际航线恢复缓慢、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回顾2023全年航空市场,虽然有旺季需求的拉动,以及机票价格上涨成为业内共识,但大小航司仍然普遍面临着重大经营压力。
 
对比之下,民营航司则展现出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越实力。对于期内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海航控股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民航市场显著恢复,公司扩大运力投放,优化航线布局,并推出“精品快线”等差异化航空产品,生产经营数据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叠加公司获得政府补助、资产处置利得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成本控制是海航在重整之后重点优化的一个方面,新海航要做的不仅是成本的精益化管理,而是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管控,把成本核算做到以“日”为单位进行核算。为进一步对成本进行管控,海航还开展了“跑冒滴漏”专项整治活动。数据显示,近两年来通过“跑冒滴漏”总计发现降本创效问题点8100余个,累计实现降本创效逾74亿元。
 
除了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之外,新海航近两年在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也被认为是新海航将要起飞的征兆。比如,在组织管理上持续进行优化,2023年力图打造更灵活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提升业务管理效率;在服务上,新海航逐步转向全服务转型。另外,对于破产重整之后的多项历史遗留问题,方威也表示,目前历史遗留问题还有20余项没有解决。其已带队去找海南省委省政府汇报,海南省也在积极帮助解决问题,有望在2024年3月底前解决完。
 
除了内部的自我调整,外部的市场环境也为新海航重新起飞创造了发展空间。据民航局预测,2024年国际客运市场的复苏势头将加速,预计到年底,每周的国际航班量将接近6000班,恢复至疫情前的约80%。如今,文旅板块都在逐渐复苏,重生之后的新海航也有望趁势重新站起来。
 
重整之下,新海航终于“活”了过来。易主之后,新海航正努力摒弃过去的内部惯性,以全新的姿态和发展面貌示人。在过去近30年的发展实力及深厚基础之下,借助文旅复苏这股东风,新海航极有可能顺势起飞。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