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4年1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绿皮书作者付磊指出,旅游业的新动能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人口迭代,替代了城市化、房地产业等旧动能。在新动能推动下,出现了三个新动向,值得认真对待。

首先是城市度假,即以城市为度假目的地。一般认为,度假区是度假旅游的主要场所,其实不然。绝大多数度假生活是以城市为基地的。专门的度假区都是基于特殊的度假资源和条件而形成的,比如阳光、海水、沙滩、温泉、气候等。如果没有这些资源条件,则无法形成吸引力。城市则不同,本身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要素,如果再具备气候等条件,或者在适宜季节,就是优良的度假目的地。国内的很多城市事实上都是度假城市,滨海的比如大连、秦皇岛、青岛、厦门、三亚,高原的比如贵阳、昆明、大理、丽江。在秋季和春季,北京、西安、成都、杭州、苏州等也是优良的度假城市。近年来,城市越来越完善,大中小城市在基础设施条件上已经没有实质性差距。一些区位好、生态好、成本低、有特色的中小城市也成为度假的热点,比如遵义之于重庆、张家口之于北京、咸宁之于武汉。

城市度假的兴起,得益于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得益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城市都有开放的公园、绿道、滨水区、商业、运动场……公共文化设施更是丰富,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文化公园……都免费开放,而且环境设施优良,藏品、展品的品质很高,很多都成为网红打卡地。除了住宿和餐饮,人们在城市里几乎不用额外花费就能玩得非常精彩。相比之下,城市比在度假区更加便利、更加丰富、更加自由,而且更加经济。可以预见,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度假将成为主流。传统的旅游度假区面临客源分流的巨大挑战。

其次是乡村休闲。乡村振兴与城市化结合的结果,就是城乡一体化,即乡村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而是加入城市经济与社会分工中来。这在超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周边最为突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乡村承接了市民休闲生活的溢出,不仅仅是在周末,也成为8小时之外的夜生活空间。这与交通便利化、汽车普及化是相适应的。在城乡一体化、休闲近郊化的驱动下,乡村旅游的主体要素从农家乐转向特色民宿,继而转向精品酒店、时尚餐饮、当代艺术、亲子、研学等与城市生活相匹配的休闲项目,推动了乡村非农化,促进了乡村振兴。

最后是旅行化,即旅游向旅行演化。本文不做术语和定义的讨论,仅是从市场行为和行业实践上予以阐述。一般而言,旅游是行、游、住、食、购、娱等六大要素的组合,至少在旅游产品和线路上是这样体现的。旅行则是旅游的简化,目的明确,一般是行与其他一、两个要素的组合,比如“行+住”“行+游”“行+娱”“行+食”。所谓“为一间房,赴一座城”就是“行+住”。2023年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城市漫游(Citywalk)就是“行+游”,例如五天游完五岳,一天打卡全城;淄博烧烤就是“行+食”;“村超”“村BA”以及演唱会经济就是“行+娱”。2023年几个典型的热点,其实就体现了旅游向旅行的转变。尤其是“村超”“村BA”以及演唱会所引发的旅游潮流,实质就是“事件旅行”,只不过以前多是体育赛事、节日活动,现在则是大众娱乐。

在城市度假、乡村休闲以及旅行化的趋向下,单体旅游要素面临更大的机遇,比如酒店、餐饮、康养、娱乐等,可以脱离开旅游产品或线路而独立生存和发展,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与之相对应,依托旅游产品或线路,或者功能被替代的要素则面临巨大挑战,比如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旅游小镇。这些要素多是吸引物,在之前是各地最为重要的旅游要素,是旅游要素产生组合的基础,但重要性在快速下降。现在说“无景区旅游”未必一定成立,但“无景区旅行”已经大量存在,并逐渐成为主流。

城市度假、乡村休闲以及旅行化这三个动向,是建立在快速城市化、美好乡村建设等发展成就之上的,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人口迭代等新动能息息相关,因此具有明显的趋向性,很可能引发旅游业下一步的需求更新、行业再生,乃至产业重构。

(参见《旅游绿皮书: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p78-8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1月)

版权声明:劲旅网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循劲旅网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劲旅微信公众号

关注劲旅网微信公众号,与创新者同行!

推荐阅读